立足畬鄉山水 助力鄉村振興——記霞浦縣水門畬族鄉黨政辦負責人、半嶺村黨支部書記雷陳珠
寧德網消息(記者 陳薇)“既來之,則安之。”霞浦縣水門畬族鄉黨政辦負責人雷陳珠自2016年8月任半嶺村黨支部書記一職以來,她時常告誡自己,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事業就該奮進拼搏、無怨無悔。
農村的廣闊天地,是實現青春夢想的沃土良田。因本村外出務工的青年較多,為了吸納青年和流動黨員返鄉,雷陳珠主動要來青年們的聯系方式,并在半嶺村設立起“青年之家”,逐步搭建“鄉土人才”培養的快車道,想盡辦法為他們爭取創業貸款、申報項目。
李成培是半嶺村為數不多的返鄉青年。近年來,茶葉發展快,于是李成培返鄉發展茶產業,但因啟動資金不足而一籌莫展。雷陳珠了解情況后主動對接,為他推薦就業創業培訓并幫助申請貸款作為啟動資金。村里其他在外務工的青年聽聞,也紛紛返回家中“抱團”試水、發展項目。為留住人才,建好鄉土人才“成長鏈”,雷陳珠累計為支部儲備年輕、優秀的后備力量10余名。
鄉村要振興,產業發展是關鍵。自任半嶺村書記以來,雷陳珠發現村里的茶葉種植雖已初具規模,但銷路不暢。于是,雷陳珠決心幫助村民擴大銷路,進而拓展經濟發展渠道,打開半嶺村增收致富的大門。
貧困戶李昌設一家三口,家里有一畝多茶園,每年收入三、四千元。在雷陳珠的積極聯絡下,李昌設申請了5萬元小額貸款,入股當地一家磚廠企業,解決了茶園擴大、成本增加的后顧之憂。去年一年,李昌設一家憑借三畝茶園增收2萬多元。除了種植茶葉,他還種起了覆盆子,經營起運送茶葉的活計,日子越過越紅火。
為鼓勵像李昌設這樣的貧困戶加入到產業扶貧的隊伍中來,雷陳珠“趁熱打鐵”,采取“請進來、走出去”的方式做優產業發展,先后邀請講師到村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,組織農戶代表前往其他基地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。同時,聯合青年農戶利用“抖音”“快手”等直播平臺,當起了農戶們的“代言人”,解決了半嶺村農民賣山貨難的問題。如今,在雷陳珠的帶領下,半嶺村已新種植茶葉近300畝,涉及農戶36戶,僅此一項,每年每戶可增收1萬多元。此外,通過入股企業、發展光伏、盤活閑置土地、建設2個廠房整修出租等,2020年底,半嶺村財收入突破20萬元。
“把村委會當作自己的家,把村民當作自己的親人。”在村里任職的這幾年,雷陳珠時刻把為民服務放在心上,帶頭抓經濟、夯基石、辦實事、解難題,有力推進各項工作協調發展。她本人也先后被評為縣、市優秀共產黨員,縣鄉村振興先進個人等。
責任編輯:陳秋鳳